新高考 新模式 新对策
2019年9月9日,数学组全体教师于桓台二中参加了淄博市教研室组织的淄博市高三数学教研会,受益良多,总结如下:
一、示范课
首先是桓台二中的田老师:“函数的基本性质”示范课,后面是桓台二中戴老师:“函数的应用”示范课。
1、田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又细致到位,三点印象深刻:
(1)、梳理函数图像和基本性质
(2)、通过例题精讲精练,灵活处理
(3)、课后总结到位
2、戴老师的课,从函数应用的层次对学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
二、“新高考 新模式 新对策”解读
——朱恒杰教研员
1、文科数学成绩偏弱:
朱恒杰老师先从大数据分析了2019年高考,文科全市平均分78分,任重而道远。
2、新学年的备课思路:
“按照同类为伍,近类为邻的原则,突出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带动全面复习,形成一、二、三轮复习由“面——线——点”的“瘦身”复习思路”,要求我们“通过学科会议、教学调研、考试评价、信心交流,实现教研的指导、服务与引领”,要在教学中“聚焦类教学,发掘支撑思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能力迁移”,
3、教师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高考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思想的改革,教师的思想通了,才能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实现学生对高考改革的把控。
4、2019年高考存在的问题:
(1)、对高考命题改改认识不到位,靶向定位有差距,比如,应用题以往考2个,一大一小,今年考了4个,多出400字的阅读量!难度也超出想象!
(2)、囿于传统的套路、模式,眼界不开放。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无模式、猜不着、避复习热点。2019年高考试题内容呈现开放性,跨学科、跨领域,与生活生产实际想联系,与科技前沿想联系,与文学、绘画、艺术相联系,眼界视野不够。
(3)、学习研究不深入,引领不到位。
5、教学改进具体措施:
(1)、要把学科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研究,放在学科备考研究的首位,把好备考方向;
(2)、加强数学命题的研究,命好四套模拟试题,是最具体、有针对性的方向引领;
(3)、加强教研。通过实地教研、网络教研和区域教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备考能力。
(4)、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朱恒杰老师详细分析了对统计概论(2019年除选考外的最后一题)命题改革的体会和整体把控,从新的高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角度进行统计概率问题的教学。
三、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专题发言
发言人 | 题目(高考近3—5年系列真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王森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函数导数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孙海燕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圆锥曲线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高忠芬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概率统计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邵建凤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立体几何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李金岭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三角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王伟 | 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数列问题分类解析与突破 |
六位老师结合近3-5年的高考题进行了“鉴往知来,突破新高考”专题发言,每个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有法宝”,有的从横向纵向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的编撰独有的顺口溜,先方法后理解,……
四、新高考题型及内容变化带来的的影响:
1、增加了新题型——多选题,增加了应用题的考查力度,加大了阅读量,更加考查知识的活学活用、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新高考对教师对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变动如下:
2、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内容变化大,试卷题型题量分值都有所变化,针对黉门中学学生的特殊性,文科学生需要补充“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及选修2-3的整册内容,时间紧任务重。
基础知识 | 函数 | 集合 与代数 | 概率 与统计 | 建模 与探究 | 总计 | |
分值 | 11 | 51 | 53 | 29 | 6 | 150 |
题量 | 分值 | 说明 | |
选择 | 12单选 ↓ 10单选+3多选 | 12×5=60 ↓ 13×4=52 | 新增题型多选题,题量增加1个,但分值减少8分 |
填空 | 4→4 | 4×5=20 ↓ 4×4=16 | 分值减少4分,可能出现一题两空现象 |
解答 | 6→6 | 5×12+10=70 ↓ 12+5×14=82 | 删掉选修4,分值增加12分 |
五、黉门数学组的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变化,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会后进行了讨论交流、确定了提前规划,整体布局,集体备课、互通有无,对于好的题目好的方法自动自发的分享的备课策略,争取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黉门中学的数学成绩节节攀升,为2020年高考黉门中学再创辉煌增光添彩!
数学组
20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