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研走在教学的前列——黉门中学物理教研组
2019年9月12日淄博市高三物理教研会在淄博实验中学如期举行,我校物理组按时参加会议,收获颇丰。
会议分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 示范课(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实验高燕));
第二、 教研员对新高考的形势分析(沂源一中杨振青、六中高永生、七中张良山);
第三、 考情分析(王奎)
一、示范课
高燕老师主要讲解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突破1: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突破2: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突破3: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讲解了典型的例题,并且总结了解题方法。很好的一点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去改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教研员对新高考的形势分析
六中高永生老师讲解了他的高考阅卷心得,非常有启发意义,必须和学生们分享一下。
报告的课题是:《规范答题 提高人生平台》
主要内容如下:
物理在学习生活中的地位:
一、大学专业中几乎任何理科专业都离不开物理
二、就业中物理是非常容易就业
三、物理思维能让你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规范答题,减少无谓扣分
• 不要把中间结果过早的带入下面的公式之中!
• 千万不要用连等式子!
• 高考看试卷中我看到了十几个学生答题答错了位置
物理规范答题要求
一、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3.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4.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点乘,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四、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3.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得高分法宝!
A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
B 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
C 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
三、考情分析
王奎老师做了《抓好落实、夯实基础、应对变化》为主题的演讲,对当前的考试形式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后介绍了下一步的复习安排和考试安排,主要内容如下:
1、 高考形式
淄博高考形式严峻,8月25日全市教育工作会: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局属各学校主要负责人,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教育工作主要负责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市教研室部分学科教研员共约12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要分析成绩,用数据说话
2、高二期末考试命题分析
全卷难度:0.66 物理考生:8426 往年:约14000
高二成绩分析
成绩分析要求:
1、各区县教研员要分析成绩,明确各校物理学科的具体情况。
2、各备课组长要分析成绩,明确物理学科的优势班级和薄弱班级,并分析原因,找准对策。
3、各位任课老师要分析成绩,明确任教班级的尖子生、边缘生,并有相应指导措施,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边缘生转化。
对尖子生、边缘生的培养,应因人而异,如同中医诊断病情,一人一个药方。对他们的脾气、性格、家庭情况、爱好、知识盲点等等,要了如指掌,与他们交朋友,真心去关怀他们。
成绩分析上报制度:
• 每次大型考试后,各校备课组长分析成绩,并将结果传给各区县教研员,汇总后上报。
• 无教研员的区县,由备课组长上报。
• 邮箱871328682@qq.com
3、面临的问题及模考安排
(一)复习内容
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问题:
1、没有选考知识,知识结构完整,但需要复习内容大幅增多;
2、赶进度、老是赶进度,夹生饭的问题太难解决;
3、时间紧仼务重,进度与质量如何兼顾;
(二)新高考的不确定性
考试时间不确定
试题结构不确定
考试形式不确定
无大纲、无说明、无样题,有课标
试题结构不确定:
天津拟用方案:12选择+2实验+4计算题
山东可能方案:11选择+2实验+3或4计算题
(三)山东省模拟考试
1、考试时间:12月初
2、考查内容未定
3、模拟整个流程:命题、科目选考、编考场、试题印刷、考试安排、评卷统分、计划编报、分数线划定、
志愿填报、录取。
4、可能有二模2020年4月。
(四)市摸底考试
1、时间:10月底(可能为29—31日)
2、考查内容:必修一+必修二+动量。
3、考试时长、试卷结构与省模拟考试一致,随时关注学科群,到时统一发布。
4、一轮复习
(一)面临问题梳理
1、知识点多,需要复习内容大幅增多。
2、进度快,夹生饭的问题。
3、考试时间不确定、考试形式不确定、试题结构不确定。
4、无大纲、无说明、无样题。
5、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资源不足。
(二)应对策略
1、以不变应万变。
(1)知识点增多了,知识结构更完善了(大学教授的要求),主干知识没变。(新课标、新教材、增加3-4内容)不同于文科教材的大改动。
(2)抓住主干(必备知识),夯实基础(基础性)。强调对重要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深度理解。选题难度不要过大。
2、进度不要过快,稳扎稳打,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不要受外界干扰(比如省模拟),要有适应自己学生的复习节奏。
3、及时关注省考新变化。加群交流,有最新消息会及时公布。
、在复习好常规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关注思维的“创新性”。
近3年试题分析体现的命题方向:
① 增强基础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源于教材情境、物理观念)
② 增强综合性,考查综合能力。
③ 增强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④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创新意识。(实验)
组建高三备课组长群(新高考备考研究共同体),实现各校试题资源共享。
(1)各校备课组长定期将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试题资源发布到群上,资源共享。
(2)各校可下载使用,不能上传到其他网上或资源网站谋取私利。
(三)一轮复习要求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最重要的是夯实各个知识模块的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各个细节,夯实基本概念,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理解和挖掘,明确定理、公式等的适用条件,构建知识网络,为二轮复习乃至三轮冲刺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误区:
• 教师一讲到底,面面俱到,赶进度。
• 学生昏昏欲睡。基础差的学生感到物理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基础好的学生无法开动思维,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
1、几次考试安排:10月底 高三摸底,12月初 省模拟
2020年3月初 高三一模,2020年5月初 高三三模。
2、建立高三物理备课组长群。
3、大型考试后的成绩分析上报。
4、网络教研:11月14日 下午2:30——4:00 新教材必修3、选择性必修1的分析研究,例题习题的研究及选用,转word。
物理组:齐竟争 胡广安
2019-9-16